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为我们提供食物、衣物和住所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发展农业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粮食安全:农业是确保粮食供应的基础。发展农业可以提高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经济增长:农业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引擎。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发展,并为出口创造收入。投资农业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英国是如何走向工业化道路的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在时间上比美、法、德、意等发达国家提前了100年左右,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前了200多年。 这种绝对先行国地位使英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工农关系的处理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加上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保护主义、倡导自由竞争的政治学和经济学传统,英国于工业化完成后在对农业的保护上反而比其他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从而走出了一条从通过“财产剥夺——贸易条件恶化”模式积累工业化资金,到适度农业保护的较为独特的工农关系变动的道路;也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从农业剥夺向农业保护的转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从工农业关系上看,英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圈地运动”及其对工业化的初始推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圈地运动”实现对农民的财产剥夺和强制性农场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剩余的能力,迫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从而开始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圈地运动”历经了大约4个世纪,但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18世纪中期产业革命以后。 其结果主要有二:首先是扩大了农场的规模,提高了农业的相对和绝对剩余水平。 根据1851年的调查,英格兰和威尔士农场总面积为2470万英亩,其中经营面积在100~500英亩以及500亩以上的大农场约占78.2%,经营面积在50~100英亩的中等农场约占13%,经营面积在5~50英亩的小农场仅占8.6%。 同时,即使是小农场,在经营方式上也完全不同于产业革命以前的小农经济。 农场规模的扩大,为具有不可分特征的农业机械技术的广泛采用提供了可能。 在机械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化肥和良种技术也开始推广,并进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 这就使得当时英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剩余水平大大提高。 在从1650~1800年的150年间,英国的小麦单产水平平均提高了77%,而仅在19世纪上半叶就提高了79%,其中19世纪50年代比30年代小麦产量提高了大约50%。 1790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790~1815年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0.2%,1816~1846年为0.3%。 一个农业劳动力在1700年时只能养活1.7人,而到1800年时就能够养活2.5人了。 可见,“圈地运动”实际上是通过土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农业剩余供给水平大大提高。 18世纪中叶之前,英国的谷物几乎每年都有出口。 其次,迫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 工业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小自耕农丧失了土地所有权和在公有土地上的放牧权,为当时日益增长着的城市机器大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英国当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迅速降低。 170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1851年降到16%。 1801年,英国5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105座,到了工业革命结束以后的1851年猛增到265座。 这时,英国已经出现了象伦敦、曼彻斯特等人口上百万和数十万人的大城市。 1801~1851年间,英国城市居民占全体居民的比重由32%上升到50.1%。 可见,“圈地运动”从两个方面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一是强制性集中土地,提高了农业剩余水平;二是为城市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土地集中提供了必要条件。 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剩余水平的提高又为劳动力的非农化创造了物质基础。 二、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贸易条件恶化及其效应19世纪40年代以前,英国的议会和政府基本由大地主、大商人和金融贵族控制着,他们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多次颁布谷物条例,实行关税保护,限制和禁止国外廉价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进口。 谷物条例在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同时,也为高速发展的工业产业带来了一系列障碍。 主要是:谷物价格过高,在工人的日常支出中食物费用占一半以上;工资的高低取决于面包的价格,从而造成了谷物价格和工人工资轮番上涨的现象,导致了工业产品中工资成本过高;食品和原料价格过高造成工业资本家的利润逐渐下降。 从而,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在19世纪上半叶反而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为了降低谷物价格,降低工业品成本,扩大工业品市场,增加工业利润,工业资本家和城市消费者联合起来与大地主进行斗争。 终于在1846年,通过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方式废除了谷物条例,放开农产品市场,实行自由贸易。 此后,两大产业的比较利益逐渐向工业转移。 1840年,英国农产品对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为112%,废除了谷物条例后,1850年即下降为90%,1900年下降到80%。 其中,种植业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更快。 与1840年相比,1850年种植业产品对工业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20个百分点,到了19世纪末期,种植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只及1840年的57%。 可见,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农业的贸易条件明显地恶化了。 这种状况又通过城市和农村的“推”、“拉”两种力量,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1851年,英国城市居民的比重为50.1%,1881年达到67.9%,1901年达到了78.0%。 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在工业对农业的超强度剥夺中大大地向前迈进了。 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在极大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业的衰退。 1846年谷物条例废除后,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农业便逐步走向衰退。 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谷物的海运成本急剧下降,美国和广大殖民地国家的廉价农产品源源涌入英国市场,使大量农业经营者破产,农业衰退益发严重。 在这一时期,英国主要作物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急剧减少。 1870~1900年,小麦播种面积由141.6万公顷减少到58.9万公顷,产量从30.7万公担下降到14.8万公担,粮食自给率由1870年的79%下降到1900年的39.6%。 农业的衰退迫使英国工业的发展日益依赖于国外农业的支持,这也是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此期间快速转移的重要原因。 2、在市场和利益的驱动下,乡镇人口向城市进行了大规模转移,使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大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 在经济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情况下,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已经就业的工人也经常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贫民窟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大量存在,居住条件恶劣,许多人住在不透空气、没有光线的地下室里;由于农业衰退,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穷人的贫困。 城市中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无产者,其生活还不如原来的自耕农。 无业人口的大量增加还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犯罪现象的剧增。 可见,对农业的过分剥夺,在高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不仅造成农业的衰退,也在城市中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降低了城市化的质量,对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20世纪30年代以后: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对农业造成的持久性衰退,美国和西欧的大部分国家自20世纪初起就开始实行一定程度的农业保护政策,但英国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这一转变。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粮食进口受阻,国内粮食供给发生困难,英国不得不实行配给制,转而加强对农业的干预和扶持。 主要政策有:奖励垦荒,对开恳荒地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扩大耕地面积;在政策上鼓励农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于二战以后迅速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各出口国用出口补贴的办法廉价倾销其过剩的农产品现象,英国等欧洲进口国采用提高关税以及非关税的手段对国内农产品生产者进行保护,这就大大提高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建立健全了国家农业生产管理机构,对农业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大力发展农业合作企业和流通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按照欧盟的统一政策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补贴等。 上述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显著的,其标志之一就是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供给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善,80年代以后甚至一度出现了过剩现象;标志之二就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中等规模农户的收入水平超过了城市中的一般产业工人;标志之三是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乡村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善了乡村落后的历史面貌,逐渐同城市接近起来,社会学家把这一过程称为“乡村城市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中使用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1978年英国农业劳动力仅有65万人;1991年进一步减少到27万人,只占全部劳动力的1.3%,此后便稳定下来。 而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在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50年代以后,其发展速度超过了第二产业,从而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城市中就业结构的改善使失业人数大为减少,产业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随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城市环境污染的状况逐渐得到了治理。 城市产业逐渐向乡村渗透,城乡联系更加密切,80年代以后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现象。
如何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论证第一,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存在和发展,首先要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食物。 由于“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从而“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 人类的食物包含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而动物性食物归根到底来自于植物,即来自于种植业。 种植业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人工栽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形成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人类生长、发育所必不可缺的营养要素。 只要人们还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途径取得上述营养要素,并且在外观、口感、作用等方面与天然产品相匹敌,经营种植业以满足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这一格局,就不会改变。 第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实行社会分工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之变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 ”这意味着,农业以外的一切事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剩余农产品”。 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日益繁荣昌盛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 ”从而,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也是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体现。
“农业基础”这一概念无非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简化。 然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客观规律,反映的是客观必然性,从而我们只能是强调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办事,而不存在是否“夯实”客观规律的问题,也不存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 无论如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规律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而这一地位是客观存在的,根本不涉及人为地“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之类的问题。 尽管,作为口头论述,为了形象化、深入浅出,不妨使用诸“夯实”之类的概念,但是一切正式的书面论述,都应当是:认真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 其简化提法是: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或者是,认真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
看《中国地图》查阅资料,按要求填写下面的图表(按顺序写)
纳木湖 距拉萨往返近600公里,风景绝佳,目前在建自然保护区,可以真实的感受雪域高原,体会草原,雪山,湖泊,牧民,牛羊。 。 。 西藏的意境。 一般从拉萨包越野车前往较方便,也有到当雄后包卡车或国产吉普前往,但较辛苦,费用节约不了多少。 去纳木错,不可不去扎西半岛,此岛为岩溶性地貌,溶洞,石林,里面还有古代洞穴岩画,偶尔还有人在修行。 绕岛一周,需时1个半小时,体力好,爬上山顶,风景绝佳。 去纳木错,一般安排两天行程,第一天,从拉萨出发,经过当雄草原,直接赶到湖边扎西岛,第二天,从纳木错返回,方便的话可再去羊八井洗个地热温泉浴。 也有客人安排三天行程的。 注意: 1.纳木错海拔高4700米,刚到西藏还未适应好,千万别去,可以把此景点安排晚些去,如果实在要去准备好 氧气,药品等。 2.纳木错晚上较冷,提前准备好保暖衣物,扎西岛上只有一简陋饭店和旅馆,条件差,床位少,旺季时经常没床,请事先准备食品或帐篷、睡袋等装备。 3.羊八井 门票30-40元 比如骷髅墙 位于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成的围墙。 若有兴趣,可搭车前往。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极富江南水乡风味。 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这48个岛屿,这些岛屿连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岛,号称72峰,它们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湖畔,或纷纷入湖,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 位于湖的南部面积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岛,和洞庭东山隔水遥对。 太湖72峰,西山占41座。 耸立于到中央的主峰缥缈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主要以自然美取胜,秋月、梅雪之类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颇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全岛点缀得颇为别致。 太湖东面的洞庭东山,其主峰的大尖顶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 太湖的名胜古迹精华集中在太湖北岸。 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吴县市无疑是天堂里的天堂。 “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县”。 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吴县占3/4,湖中72峰,吴县市拥有58峰,国务院规划的13个太湖风景名胜区中,东山,西山,光福 ,角直,木渎,石湖六大景区在吴县市境内,景区内有石公山,林屋洞,启园, 天池山等著名景点,秀山丽水,举目入画。 吴县市文物古迹众多,拥有县级以上文保单位89处,其中省级24处,国家级1 处。 有三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司徒庙“清”,“奇”,“古”,“怪”四株古柏,保圣寺的唐塑绝艺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罗汉等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吴县,是旅游者的购物天堂,既有枇杷,杨梅,橘子,梅子,银鱼,白虾, 梅鲫鱼,莼菜,大闸蟹,碧螺春等土特产品,又有苏绣,革丝,雕刻,澄泥砚等 吴文化化工艺品,物产丰富,工艺独特。 怀抱苏州古城的吴县市,区位优势明显。 境内京杭大运河综观南北,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于上海,杭州,无锡,常州等城市紧靠相连,再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吴县市近年来建设了包括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太湖大桥,东山、宾馆,光福机场等在内的一大批娱乐和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了梅花节,金秋采桂游,四季鲜果游,水乡古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了吃,住,行,娱, 购,游的配套服务体系。 太湖风光旖旎,吴中人慧景丽,这里是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 鄱阳湖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积达 300 亿立方米。 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 20 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水域中有鱼类 122 种、浮游植物 50 种。 鄱阳湖还有 200 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 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县吴城镇建立了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1988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 3 万只以上。 保护区栖息着 54 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3 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丰富珍贵的鸟类资源为我国赢得了声誉。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慕名前来游览,称这里是“珍禽王国”、“中国第二长城”。 鄱阳湖的动植物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外国人冬季到保护区观鸟,观鸟的季节为11月至翌年3月。 湖区著名的景点有落星墩、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 a.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b.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两公里的湖中,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 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 c.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 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 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d.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 “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e.老爷庙,又名“显应宫”。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 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 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 ”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 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f.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由旅游码头乘船向南四十公里,便是候鸟观赏区。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顶目,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水落滩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成为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 据国际鹤类基金会考察,越冬候鸟达150多种,近11万只。 其中白鹤1350只,当候鸟群飞来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因此,鄱阳湖候鸟区被列为“世界A级候鸟保护区”。 水上旅游线路及价格 紫阳堤·落星墩 紫阳堤·落星墩·湖滨沙滩·老爷庙 紫阳堤·落星墩·火焰山 25元/人 40元/人 35元/人 水上娱乐中心(即旅游码头)至各风景点距离 周瑜点将台 观音桥 爱莲池 白鹿书院 秀 峰 庐 山 0.5公里 6公里 0.5公里 10公里 6公里 50公里 落星墩 老爷庙 火焰山 鞋 山 湖滨沙滩 候鸟区 2公里 15公里 8公里 38公里 12公里 40公里 鄱阳湖正在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近些年来,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白鳍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它们的数量骤减。 现在这些珍稀动物在长江流域已经很难见到,在鄱阳湖等少数几个地方偶而会出现。 在鄱阳湖,过去白鳍豚很常见,现在也难觅芳踪;而江豚的数量还保持相当的规模。 据鄱阳湖管理局的周局长介绍,最近两年只发现一到两头次白鳍豚在江中活动,但发现了江豚300多头次。 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数目减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鳍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较低,生长周期比较长,发展能力比较弱;二是进入70、80年代以后,由于捕捞强度加大,渔类资源有所减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长江航运的影响;四是环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对些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当地政府在鄱阳湖地区设立了江豚等动物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每年都进行几个月的休渔,以便使这些动物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 当地政府还致力于唤起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现在鄱阳湖地区渔民们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正在增强。 鄱阳湖不仅仅为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等提供了广阔而安全的生存空间,它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鹤类、鹳类、天鹅等大量珍稀候鸟来这里越冬。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世界白鹤最重要的冬季栖息地之一。 每年到江西潘阳湖来越冬的白鹤大概有2900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8%. 据介绍,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早在1988年中国政府就在鄱阳湖设立了候鸟保护区。 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和管理,珍稀候鸟被捕杀、走私的现象明显地减少。 与此同时,保护区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渔民也就告别了靠捕渔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样就使人与鸟争鱼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微山湖 微山湖位于东经116。 34’,北纬34。 27’。 最大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占全省淡水域面积的45%,是山东省最大的湖泊,亦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淡水湖泊,其单位面积渔产量居大型湖泊(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首位。 全湖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25公里,中部最窄处称为湖腰。 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坝上兴建节制闸和船闸,将湖一分为二,坝北为上级湖,面积 602平方公里,坝南为下级湖,面积664平方公里。 上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6.50米,兴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 米;下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5.00米,兴利水位32.5米,死水位1000平方公里)首位。 全湖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25公里,中部最窄处称为湖腰。 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坝上兴建节制闸和船闸,将湖一分为二,坝北为上级湖,面积602平方公里,坝南为下级湖,面积664平方公里。 上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6.50米,兴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 米;下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5.00米,兴利水位32.5米,死水位31.5米。 全湖防洪库容47.31亿立方米;兴利水位库容17.02亿立方米;兴利调节库容11.28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5米,属浅水大型淡水湖泊。 湖滨东依山峦,西接平原,南连苏北富庶之地,北靠孔孟圣贤之乡,流域面积达平方公里。 京杭运河纵贯全湖南北,把南北江河水系交汇勾通。 微山湖属于淮河流域泗河水系。 湖西地处黄河与故黄河之间的黄泛平原,地势平缓,比降约五千百分之一至二万分之一,河道宽浅,洪水量大峰低,分别经洙赵新河、老万福河、东鱼河、复兴河等由西向东流入微山湖;北部由梁济运河接纳济北及郓城、梁山和东平湖新湖区一带的来水;湖东近湖区为泰沂山脉第四纪冲积地丘陵平原,远湖区为蒙山岐脉山丘区,河道短,洪水峰高流急,分别经泗河、泉河、洮府河、白马河、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河大沙河等由东向西流入微山湖。 微山湖承受东、西、北三面,鲁、苏、豫、皖四省三十二个县、市、区的来水,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入湖主要河流有47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河道有泗河、梁济运河、白马河、洙赵新河、老万福河、复兴河、城郭河、东鱼河、洮府河、新薛河、新万福河共11条,出湖口有山东省微山县境内的韩庄闸和伊家河闸以及江苏境内的蔺家坝闸。 关于微山湖的成因,众说不一。 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和地貌形态的分析,新生代以来受大地构造控制,鲁西地区长期处于强烈下降过程,形成凹陷,成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毗邻鲁中山丘区,其相接处具有水流滞积形成湖泊的地质条件。 从湖区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类型分析,微山湖从北至南座落在新生代后期的第四纪堆积上,但湖的沉积物很少很薄,说明了泥沙大量沉积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而湖在第四纪堆积上形成的时间并不长。 从有记载的黄河、泗河等河川迳流的演变过程分析,黄河决口是逐渐形成湖泊的重要原因,加之运河的变迁和开发,加速了南上湖的形成。 从夏代至秦朝曾多次在现南四湖内设国建城邑,《史书》记载,夏代的“仍国”曾设在南四湖东岸的仲家浅村;周代封的“邿国”建立鲁桥镇西6公里处。 《水经注》记载,泗水会洮水于高平西,西有茅乡城,茅城邑东南四十里处有鲁国属郎亭、郎城、郎台,在今留庄乡西北,战国时期设湖陵县,在今张楼乡程子庙村昭阳湖内。 此由说明南四湖是后来逐渐演变而成的。 据历史记载,泗水原在今微山湖西岸,由兖州流经微山县鲁桥、南阳,在鱼台县谷亭东流过,又南去沛县城东,过徐州,从淮阴入淮河向东入海,流水通畅,是淮河下游的一条主要支流。 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第一次夺泗入淮,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大溜向东南直奔巨野泽,夺泗水故道转注淮水入海。 黄河水在济濮之间泛滥二十三年,直至公元109年(武帝元封二年),帝遣使郭昌等卒数万,堵塞了瓠子决口。 此时黄河夺泗并非全河入之,直至宋初之前,虽又有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第二次迁徒,对泗水的影响仍不严重。 但是,黄河水流的运动却使鲁西平原出现了一些洼地沉积相区。 据《隋史·薛胄传》戴:“兖州城东沂(把小沂河)、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可见在济宁以南,古泗水东岸的兖州以下,在时隋朝已经形成沼泽湖泊。 自1077年(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始,黄河改道,决口逐渐繁起来,黄河水流对加速微山湖演变所起的作用也相应增加。 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决口于河南阳武,入梁山泊分流南北。 南汉由南清河入淮,历经坟上、加祥、济宁,在今微山县鲁桥镇西南与泗水汇合,至江苏清江市入淮。 公元1495(明弘治八年)刘大夏筑黄陵岗,在修太行堤,北流的黄水就全部南来,自开封至徐州夺汴,再至淮阴夺泗,淮阴至海口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北迁,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海,形成现在的黄河,前后经历六百六十多年。 黄河如此夺泗夺淮,一方面大量泥沙淤积,形成现在的黄河床,使泗水南流入淮之路受阻,洪水长期滞积;另一方面,由于黄水与东部河流的共同作用,使该区从北至南出现了大小、形状、底高程均不同的南四湖雏形,从钻孔的地质资料及沉积物分析,湖在第四纪堆积上形成的时间不长。 随着历代政治中心北移,元、明、清相继建都北京,为“漕运江淮这漂,供京师之需”,于是放弃了隋代建成的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航道,从元代开始,沟通南北运河,于公元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和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相继开挖了会通河和通惠河。 此时,济宁至徐州之间利用泗水天然河道为运河。 为了保持航运水深,在泗水河道上建闸,河东山水在东岸停蓄,开始形成了昭阳湖和独山湖。 明代,黄河不断泛滥,黄强泗弱,泗水出路受阻,使昭阳、独山不断扩大,在微山附近出现了赤山、微山、吕孟、张庄等相连的小湖。 明代嘉靖年间,开挖了南阳新河,使运道脱离泗水由昭阳湖西移到湖东,东部沙河等山水引入独山湖,薛河水引入吕孟湖。 公元1640年(明万历32年),大开洄河(今韩庄运河),运河再次东移,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础。 至此,赤山、微山、吕孟、张庄四湖湖面迅速扩大,合为微山湖。 随着运河的开发,为蓄湖东山水济运,昭阳等湖成为运河水柜,这此,南阳、独山、昭阳、微山等湖相连,初步形成了今日的南四湖。 所以,微山湖的成因既受大地构造控制,即鲁西平原长期下降形成了凹陷的地质条件,也受鲁中山区自然地貌的阻拦及泗河等东部山水的影响,更由于黄可长期泛滥夺泗夺淮故道淤积,泗河失去出路,水流滞积,加之运河的开发,和人们的生产活动,使济宁至徐州间长达二百四十华里长的地带,逐渐演变成河流堰塞型浅水湖泊——微山湖。 随着微山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会有更多的专家和帝者来继续探讨和完善微山湖的成因 和演变过程。 微山湖流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 7℃,年平均日照2530小时左右,无霜期209天至224天。 年平均降水量湖西约700毫米,湖东750—850毫米,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降雨集中在汛期,多为气旋雨或台风雨,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秋、冬、春一般少雨雪。 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 降雨的年际变化也很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流域平均降雨量相差2倍,又常常出现连旱连涝。 未经治理前,湖西平原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湖东河流源短流急,洪水来势凶猛,又加沿湖一带地势低洼,每逢汛期,洪水滚坡漫流,湖河水位猛涨,积涝成灾。 旱时湖水枯竭,土地龟裂,飞蝗三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县志都有着“洪水漂流,卢舍为墟”,“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记载。 建国后,为了根除各种自然灾害,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湖东兴建中小型水库共250座;湖西平原采取洪涝分治、高低水分排的措施,对水系进行较大的调整,开挖了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三条防洪排涝骨干河道,治理新老万福河、惠河等中型河道十余条,入湖的骨干河疲乏白马河、洙水河、蔡河、洙赵新河、洮府河、老万福河等已接近达到三至五年一遇除涝,十至二十年一遇防洪的标准;湖畔兴建了湖西大堤和硝东间断的66分里堤防;湖腰兴建了长达六千多米的二级坝 节制闸水利枢纽工程,湖出口兴建了韩庄节制闸枢纽工程;湖内挖深槽总长52.87公里,用以打开排水通疲乏,开辟贯通南北的航道;湖内开始有计划蓄水,滨湖地区采取圈圩封闭、建站提排等措施。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建设,微山湖已由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湖泊,变为具有一定防洪除涝能力和蓄水兴利、养殖鱼禽、通航旅游多种功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湖泊。 □社会经济概况 微山湖流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三十二个市、县、区。 山东省济宁市所辖的十一个县、区9721平方公里均在微山湖流域范围内,占全部流域面积平方公里的30.7%。 本次调查范围除微山湖外,还包括济宁市辖的微山县、鱼台县、市郊区、金乡县、嘉祥县、邹县六县区,在面高程37米以下的滨湖有关地带,共36处乡镇,总计3017.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04%。 其中耕地面积为1159.3平方公里(173.9万亩);人口123.8万人(其中渔民5.59万人,湖民5.14万人),劳办47.4万人个。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了彻底改变湖区落后面貌,根治洪涝灾害,政务院于1953年批准建立了微山县,统管微山湖;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在大搞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1964年以滨湖区实行了稻改。 到1983年共建排灌站685处,装机1521台,打机井9267眼,配套4859眼,装机5518台,建大型水闸7座,基本上做到了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实现农业稳产,1966年种稻面积曾达到120万亩。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农业动力机械发展到台,瓦,每瓦负担耕地5.2亩;有渔船只,大、中、小型渔具12类、41种、件;能航船只455艘,载重吨。 生产条件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湖区经济的发展。 1983年粮食作物面积123万亩,耕亩单产560.9公斤,总产69万吨,比滨湖稻改前的1964年总产增长了4.56倍,单产提高4.7倍。 棉花播种面积122.6万亩,单产57.9公斤,总产7.098吨。 调查范围内农业总产值6.02亿元,比建国初期最好的1956年增长7.7倍,年递增率为8.4%,其中农业产值3963.5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64.2%、1.8%、6.3%、21.1%、6.58% ,人均占有粮食586公斤,口粮400公斤,收主439.5元,卖给国家粮食101公斤。 微山湖1950~1959年平均渔产量.9吨,1955年渔产量达到吨,水生经济植物面积52万亩,1957年发生了一次八十年一遇的洪水后,渔业、水生经济植物均明显下降,1960~1969年渔业年平均产量降到.6吨,1972年~1975年曾间断地向大湖投放鱼种、蟹苗,收到一定效果,1970~1979年渔业平均年产量达到.4吨,1980年以后继续好转,1980~1983年渔业产量达到.5吨,至今仍未恢复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增殖渔业资源,国家投资在南上湖畔兴建了三处国营淡水养殖场,占地总面积2950亩,同时在沿湖建设了商品鱼基地95处,水面积亩。 济宁市和市郊区、微山县、鱼台县相继成立了水产供销公司,并在湖区设立了水产品收购站8处,为了改善渔民的居住条件,帮助24个渔业大队建立了渔民新村,上陆定居渔民已达1.7万人,渔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沿湖煤炭电力资源丰富,各矿井年产煤量约达1200万吨,湖区电力工业也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已建济宁电厂装机30万千瓦,规划装机90万千瓦,在建的邹县鲁面电厂计划85年发电装机30万千瓦,规划装机360万千瓦,拟开工的还有嘉祥电厂,湖东新建兖石铁路,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设计任务书正在审批;纵贯南四湖的京杭运河及5万吨级的码头的规划设计已由交通部批准正待兴建,目前航运船只南通宁、沪、杭等处,京杭运河扩建后,将成为南北水上客货运输大动脉。 建国三十多年来,南四湖经过初步开发治理,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盛产水稻、小麦的商品粮基地,并正在成为以京杭运河和津浦铁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集散基地和以电力、煤炭为主的国家重点能源工业基地。 艾比湖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的断陷湖。 又称布尔哈齐湖。 湖形呈椭圆状,准噶尔盆地的汇水中心。 有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四棵树河和拉巴河汇入。 历史上,艾比湖水面面积最大时达1200多平方千米,年入湖水量达12亿立方米,由于上游地区开荒截流,入湖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两条,其他三条河在未进湖前就断流了,年入湖水量只有5亿立方米。 艾比湖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水面年蒸发量高达1300毫米 ,湖面海拔降到189米 ,湖面积缩小到107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不到2米,含盐量达87克/升,湖水苦咸,有盐湖之称。 .纳木错海拔高4700米,刚到西藏还未适应好,千万别去,可以把此景点安排晚些去,如果实在要去准备好 氧气,药品等。 2.纳木错晚上较冷,提前准备好保暖衣物,扎西岛上只有一简陋饭店和旅馆,条件差,床位少,旺季时经常没床,请事先准备食品或帐篷、睡袋等装备。 3.羊八井 门票30-40元 比如骷髅墙 位于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成的围墙。 若有兴趣,可搭车前往。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极富江南水乡风味。 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这48个岛屿,这些岛屿连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岛,号称72峰,它们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湖畔,或纷纷入湖,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 位于湖的南部面积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岛,和洞庭东山隔水遥对。 太湖72峰,西山占41座。 耸立于到中央的主峰缥缈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主要以自然美取胜,秋月、梅雪之类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颇多,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全岛点缀得颇为别致。 太湖东面的洞庭东山,其主峰的大尖顶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 太湖的名胜古迹精华集中在太湖北岸。 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
标签: 发展农业 农业是提供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基础 投资农业提高你的国家产量 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