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作文
世有规则。 学习规则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交通规则礼让为先。 ;官场规则尔虞我诈。 ;生存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许许多多的规则构成了社会。 若有一人,偏就打破不合理的规则,脱离社会呢?接下来我为你带来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作文】
一天凌晨,一位游客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手推车来到了两国之间的边境。 边防哨兵疑心顿起:对稻草是不需要征税的,但是稻草下面到底是什么?这位哨兵仔细地对手推车中的稻草进行了搜查,但是一无所获。 哨兵非常疑惑,亦感到很恼火,但是他给这位游客放行了。
第二天这位游客又来了,还是推着一辆手推车,这次里面装满粪肥,粪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商品。 这位哨兵认为,他这次可看穿了这位旅行者的鬼把戏。 对稻草进行搜查是没有什
么问题的,但是粪肥会使得这位哨兵的手臭不可闻。 但是,哨兵知道他的职责。 他找来一把小铲,仔细检查了臭烘烘的手推车,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品。
每天,当太阳刚刚升到海关对面建筑顶端的时候,同样的场景就会发生。 有一次手推车中是碎木屑,另外一次是砾石,后来又是粪肥。 每次搜查已经变成了友好的例行公事。
“我知道你一定在什么东西,我会找到的。 ”哨兵咧开嘴笑着对这位游客说。
“这么多次了,你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很诚实的人。 ”这位游客这样答道。 游客是位乐观派,在搜查过程中,他和哨兵会一起谈论前一天发生的事情:谁欺骗了谁、有关的最新谣传以及现在已经被关在当地监狱中的犯的伎俩。
“我不希望那种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边防哨兵说道。
“一个诚实的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这位游客答道。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 突然有一天那位游客在日出之时没有来到边境,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 十几年之后,哨兵和游客都已经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大家在一个酒馆中不期而遇了。 于是哨兵问那位游客,希望他能解答一下多年以来—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 “我多年以前就离开海关了。 我为政府尽心尽责地工作。 我知道你当时在什么东西。 你一定是在什么东西。 ”他说道,“都这么多年的老交情了,告诉我好吗?”
“是手推车。”
为什么那个士兵并没有发现他的是什么,那是因为他并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而那个游客呢,却用这种方法来手推车。
【篇二:高一议论文800字大全:打破成规,创造精彩】
从古至今,规则一向都是人们所敬畏和遵守的,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不太遵守规则。 他俩是“调皮鬼”,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刻板的教育方式……大家总想法子打破限制学生的各种规则。
然而,在危险降临之际,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那些怯弱的“好孩子”、“优秀生”都躲了起来,而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能挺身而出,勇敢地挡在前头,展现大家果敢的魅力。 大家勇于打破成规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世事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就有可能使事情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个小孩在玩耍中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被水淹没了。 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哭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使劲砸去,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司马光打破了“入缸救人”这一思维定式,选择了“破缸救人”,这就是善于打破成规之举。
由上可见,打破成规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因为没有勇气就没有打破成规的行动。 试想,如果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没有勇气,怎能战胜大坏蛋乔呢?如果司马光没有打破思维定式的智慧和勇气,怎能顺利地救出掉进水缸的小孩呢?因此,打破成规并不是一无所获的,有时它会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如果人人都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那世界将是一个没有科学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世界。 古往今来,人类的进步就是人们打破成规的结果。
古人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 由于“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的思想,因此得到当时教会的支持,在中世纪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虽然有人对“地心说”抱有怀疑,却没有人敢于探究。 后来哥白尼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新的宇宙观——“日心说”。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日心说”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哥白尼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们,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创新往往要付出代价,还要有超乎寻常的勇气。 是呀,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大发现?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乔布斯引领时代潮流的苹果创意?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怎么会有21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同样需要这种敢于打破成规的勇气。 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简便的解题方式;我们要勇于质疑,勤于探索,才会真正掌握知识;我们只有敢想、敢做、敢尝试,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精彩人生。
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鼓起勇气,打破成规,创造精彩,向着学海扬帆竞发,向着生活的山峰攀登,向着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吧!
【篇三:打破常规】
电视上,正上演着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在欧洲篮球锦标赛上的一场比赛。 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 但是,这次比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 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 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 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 这时,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 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 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 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 这就更有必要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
说到创造性思维,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国。 在美国的小学,图画课是最让他头疼的,那里的美国孩子,画的根本称不上是画!大家笔下所绘: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有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 而每当大家画完,都兴高采烈的问老师:“好不好?”
而那个中国孩子却与大家大不一样,她努力地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画毕,也会兴高采烈地问老师。 不过,他是从来不问“好不好”的,只是问“像不像”。
一个是“好不好”,一个是“像不像”。 这引起了我的沉思。 中国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循规守矩,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计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 与此相比,中国的所谓范文,参考图便都成了禁锢中国孩子思想的罪魁祸首!他把孩子变成了复印的机器,中国的孩子,也许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却欠缺了基本的创造力,多么可悲呀!
这还有一则笑话,似乎也谈到了今天的这个话题: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
“雪融化了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
“雪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错!答案是泥水。”
“雪化了是春天!”多么天真,多么浪漫的想法!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但,创造性却能被这潭“泥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乾隆年间,有两位书法家。 一位极认真地模仿古人,横要像苏东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个正好相反,讲究自然,独成一派。 某天,两人相遇,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第一个听了,顿时瞠目结舌。
不错,正如齐白石先生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不会创造,只会在前人的框架里打转转,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们不是不会打破常规,只是常规牵制住了我们的手罢了。
【篇四:打破规则】
听惯了人们说:“规则就是力量。 ”看惯了大多数人按规矩办事,在不经意之间,我们便被规则绑架,渐渐地失去自己的创新精神,于是在特殊时候往往不能成功。
我们每天学习的所谓的“知识”,它也会让我们束手就擒。 比如数学,它里面的“规则”可真是数不胜数,但是除了对付考试和特殊工作以外,在实际生活中是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学习的什么所谓的“三角形”、“圆”、“四边形”、“一次函数”等等,都是一些无大用的知识,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绝对规则的图形和变化。 难道生活中的捷径有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吗?没有,几何及代数的最值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爱迪生有一次将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灯泡交给一位平日里非常恃才自傲的研究人员,请他准确地算出灯泡的容积。 那人随手接过灯泡轻飘飘地说;“太简单了”两个小时过后,爱迪生来问他答案,只见他桌子上到处是公式,但算了半天却还没有一个结果。 爱迪生就拿起一杯水倒满灯泡,然后将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中,灯泡的容积就被轻而易举地显示了出来……这个事例中,爱迪生打破了规则,放弃了几何这一种愚蠢的办法,才得以正确地球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使是最有知识的人,一旦被知识中的规则控制,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古今都是如此:在亚历山大大帝攻入小亚细亚后,遇到了“无人能解”的“戈第安之结”,亚历山大大帝随时了无数次,也未能解()开,但他却解开了规则,用佩剑一下子把结给挑开了。
当常规的大紧紧关闭、无法敲开时,当常规的力量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时就应该向亚历山大大帝解开死结一样,放胆、放脑,一刀砍下去,用自己创立的思维打开成功的大门。
2018年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1)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经过几年来的实验研究,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 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不同的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三~六人一小组。 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 同时小组长采用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 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了合作,奠定基石
要让学生对所需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有所准备,在已知的基础上,谋划分工、确定职责。 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是我们实施合作教学中常见的通病。 分工、职责从更高层面上讲可以解释为规则。 规则是我们行事的指南,再进一点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一种规范意识。 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公约以至法律规章都是规则。 学会建立规则、遵守规则以至创新规则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特点和优点。
三、把握时机,适当引放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 而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学习中教师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能学。 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 总之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 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 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有其优点:从形式上看,小组学习采用几人围在一起的圆桌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同向座位结构,平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从学习过程看,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讨论、操作、交流的内容,每一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呼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 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为了解决新的复杂问题需要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胜过个人的努力;在决定任务和评价作业时,学生间合作讨论所形成的一致意见往往更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学会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觉地改进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合作学习的方式,确实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中,又出现了些许令人担忧的问题。
1.为了合作而“合坐”。 小组合作学习本来是通过小组内的几个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 但是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为了合作而“合坐”。 比如教师让学生思考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这个问题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组的水平。 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或者说这样的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吗?其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不是同学们围在一起坐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了。
2.教师充当旁观者,缺乏有效的指导。 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 可是,如果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也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动,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形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 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机”,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是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曾看到一位老师上课时,为了体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书封面的长、宽各是多少,在钉字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简单的操作,结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 在这样的课中后进生只是看着、听着。 想要达到生生互动、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谈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学习小组必须有老师良好的指导。 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合作小组的学习必将是放任自流,流于形式的。
3.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我校班级人数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达到60人,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 另外,大部分学校是按班级固定教室,这就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实验教师置于学生之中,在与学生讨论、交流中,在师生易位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对教师亲近引发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自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达到肯学、爱学。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学会交际,在活动中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质意志,在帮助别人共同进步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的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合作学习在形式上已经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新课标的要求。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合作学习的意义愈显重要。 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个人独立学习都是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 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要因学习进程与内容需要灵活安排,没有必要每节课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更高。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 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 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 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 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3)
秋天到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 它们一会排成‘人’字型,一会排成‘一’字型……”每当看到天空中有大雁飞过,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念起童年时学的这支儿歌,想起我的老师动情地对我们说:“小朋友们,你们看大雁多守纪律呀!你们也要象大雁一样,做守纪律的好孩子。 ”
现在我长大了,也做了老师,也带着我的学生念这支儿歌,念完了,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要向大雁学什么呀?”“学它们守纪律!”我的学生们也像儿时的我一样大声的回答着。是的,这就是我想要得到的答案;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这就是……
“冯老师,冯老师!”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知道大雁不光是守纪律,它们是在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妈妈说一只孤单的大雁是飞不到南方去的,所以我要学习大雁们的团结合作。”
孩子的话令我震惊,让我脸红!是呀,大雁们最可贵的是它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它们排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为了守纪律,而是为了让整群大雁能一起飞到遥远的南方,正是它们的分工合作,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感人情景呀!难道我们教师连这一点常识都不明白吗?不是的,这些常识我们知道,可是我们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宁愿忽视它的存在,而片面强调“纪律”,因为纪律象征着服从!有了纪律,我们的教学才能顺着我们的想法逐步的展开,孩子们才会顺着我们的思路乖乖地被牵着走。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也没有人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的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 毫无疑问,成人--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
天哪!我,一个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一个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育工作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承袭了过去错误的教育思想,我真该为自己而感到脸红。
“合作”,一个被我们忽视的词汇,它包含着多么重要的教学理念呀!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学生向大雁学习合作。 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的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的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者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工作者,而成了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开放式教学”,并指出“开放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在缩小传统班级授课规模的同时,通过小组学习、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个别教学、反思性教学等各种方式改造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便给予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和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 这里指出的小组学习就是一种可以普遍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方式。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实现分工合作,促进主动自学。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习、生活、工作。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温情与友爱,有充满互助和竞争。 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求,同时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归属感。 当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是,他们得到的更多,工作得更愉快,这样就是团结互助得精神氛围得以形成。
从本质而言,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扩展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玩耍,你帮我拿个东西,我借你一支铅笔,你帮我弄懂一道题目,我和你一起玩个游戏。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接触,只要我们老师引导好,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是同学们沉浸在愉快的互助、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合作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来自于合作,同伴间的积极互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平等、互帮互助、合作的同伴关系,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内在的机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精神,激发强烈的认识、创造与社会积极性。
合作学习较好地体现了学习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使学习爱同学、爱集体,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交技能,从而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作为教师,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掌握课堂的能力,和引导帮助学生的技巧,就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做学习的主人。 让我们与孩子一同进步,一起长大,向大雁一样向着我们的理想起飞!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链接:【完结】批判性思维,颠覆性思考
标签: 有时 即使看似不寻常 实验和创新 不要害怕尝试不同的方法 打破常规可以带来惊人的成果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