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受禅让位是一种独特的政权交接方式。它不同于暴力夺位或军事征伐,而是由前朝皇帝或权臣主动将皇位禅让给新君,象征着政权的和平过渡。
受禅让位的起源和形式
受禅让位起源于中国古代。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商汤率领军队讨伐夏桀,并最终取得胜利。为了避免战乱和流血,商汤没有武力夺取皇位,而是接受了大臣和民众的推举,成为了新的君主。
受禅让位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禅位和禅让。禅位是由皇帝主动将皇位传给指定继承人,而禅让则是在皇帝无子嗣或继承人无能时,将皇位禅让给贤能之人。
受禅让位的作用和意义
受禅让位对于政权的和平交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避免战乱和流血:受禅让位和平交接政权,避免了因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战争和流血事件。
- 保持国家稳定:受禅让位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因政权更迭而造成的国家动荡和社会混乱。
- 维护社会秩序:受禅让位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避免了因皇位争夺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 促进文化传承:前朝皇帝或权臣在禅让过程中,往往会将政权的治理经验和文化传统传给新君,促进了文化传承。
受禅让位在历史上的案例
历史上著名的受禅让位案例有:
和平交接精神和文化传承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着我们,政权的交接应该以和平有序的方式进行,并重视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受禅是什么意思
受禅是指接受帝位禅让的行为。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 下面详细介绍这一概念:
禅让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部分,它源于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传统。 在古代中国,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任期结束后,会将位子传给合适的人选,这一过程就称为“禅让”。 到了封建社会,特别是朝代更迭之际,受禅更多地表现为前朝君主主动让位,将政权和平转移给有能力的新君。 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和平过渡,避免了暴力冲突和战争,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受禅的具体过程包括前朝君主主动提出禅位,举行禅位仪式,将国家政权正式转移给新君。 在这个过程中,新君往往会在众多皇室成员或者群臣的拥戴下即位,得到国家的合法统治权。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减少社会动荡,避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有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然而,受禅也要求君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智慧,以确保权力交接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受禅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有很多实例。 例如,尧舜之间的禅让被认为是古代最为典型的禅让之一。 而在封建社会后期,朝代更迭之际的受禅现象更为常见。 这些实例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君主个人的品质选择,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和平与稳定的追求。
总的来说,受禅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和文化传统。 它强调和平过渡、避免冲突、确保社会稳定,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受禅制度,前朝君主能够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为新朝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几种?
第一种——造反。
注意,此处的造反,单指农民起义,不指地方权臣们引兵造反。 造反的领头人,一定得是社会低层次的普通人。
中国历史上,造反称帝者非常多,但成功者很少。 朱元璋、刘邦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通过从底层带领人民造反,成功开创了三百年的明朝和四百年的汉朝。
但是靠造反称帝的人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失败的例子。 比如著名的李自成、黄巢、洪秀全也算。 他们都在造反时一度势力非常大,趁机称帝,但最后都被人剿灭。 所以农民起义这件事儿,其实成功率还蛮低的。
第二种——藩镇造反
藩镇造反,专指一些地方官和地方武将在势力庞大以后,与中央唱反调。 我一说这个,大家肯定想起的都是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还有发动“三藩之乱”的吴三桂。 历史上这两个人也的确都称帝了,安禄山叫“大燕皇帝”,吴三桂叫“大周皇帝”。 不过没当几天就挂了。
靠这招来夺皇位,成功率实在不高。 东晋的桓温,唐末的秦宗权,都是其中代表,死的都很惨。
不过,藩镇造反,就真的一定不能成功吗?
那倒不是,也是有成功的例子的。
我们著名的李唐王朝,就是这么建立的。
唐高祖李渊,本来是山西太原一带的军政长官,因为天下大乱,就自己带着本部人马,招兵买马,仅仅用了七年就干翻了天下诸侯,建立了唐朝。
几百年后,明成祖朱棣,也是靠着做“燕王”手下的一方兵马,发动“靖难之役”,奇迹般的打垮了建文帝的全国联军,自己当了皇帝。
第三种——权臣篡位。
关于这个,我们的赵匡胤同志是很有发言权的。
靠篡权这招当皇帝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我们算算有多少个篡权建立的朝代。
王莽灭西汉,篡权。 曹魏灭东汉,篡权。 西晋灭曹魏,还是篡权。
不过这些篡权都是和平交接,通过的是“禅让”。 亡国之君下场都不错。
这之后,刘裕灭东晋,篡权。 南齐灭刘宋,篡权。 北朝的北周灭西魏,篡权,北齐灭东魏,篡权。
从刘裕开始,篡权开始变的血腥了。 无论你“禅让”与否,前朝皇室基本没有好下场。
在之后,隋朝灭北周,篡权。 武周灭李唐,篡权。 后梁灭大唐,篡权。 后周灭后汉,篡权。
后周灭后汉,是由后周太祖郭威篡了后汉刘家的江山,发生在951年。 而且其套路和情节与九年之后的陈桥驿兵变如出一辙,赵匡胤当年亲眼见证了后周建立。
之后,就是著名了陈桥驿黄袍加身了,北宋灭后周,还是他妈的篡权。
从北宋之后,君权加强,篡权称帝的事情基本没有了。 直到一千年后袁世凯逼退清帝,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篡权。
第四种——乱世割据。
我们耳熟能详的刘备、孙权就是其中的典型。
乱世中的军阀,趁着天下不稳割据一块地方,虽然不能统一天下,但是也可以趁乱过一把皇帝瘾。 这方面最早的实践着是南越武帝赵佗,趁着秦始皇死天下大乱,占领了两广一代称帝。
靠这招当皇帝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历史上,只要有乱世就会有诸侯,只要有诸侯就会有皇帝。 什么三国,十六国,五代十国,个顶个名分都是皇帝,仔细一看,也就是个市委书记。
不过这的确是称帝的捷径,毕竟如果你不要求统一天下再称帝的话,多大的地盘都可以称帝。连建国之后,全国还有二十多个称帝的,占领一个村,甚至一个广场都可以称帝,反正最后都是被派出所剿灭是吧?
我想问一下哪有故宫各大殿匾额的解释材料,
惊心动魄的战争已见分晓。 改朝换代正在进行。 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 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有37.95米高。 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端的这座城门,叫作“午门”. 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而对这座宫殿的占有,也将是他们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的象征。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 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晋宏逵: 紫禁城的总体部署就是这样,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都是用院落的形式来展开的。 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 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它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宫一共是一万间,而人间的紫禁城一直流传着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 事实上,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一直在变化着。 根据1973年故宫专家的调查,紫禁城现有的宫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间。 有人认为,当年顺治帝初次见到的紫禁城也许并不完整,因为比他早几个月进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皇帝的奏报中写道:李自成烧毁宫殿后逃走。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燮平: 李自成确实放火了,那整个紫禁城受到什么损坏了,这实际上清代人自己有一个定位。 乾隆朝修订的《日下旧闻考》就明确说过紫禁城宫殿是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 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对紫禁城的修缮都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这就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紫禁城宫殿没像传说的那样因为李自成而受到那么大规模的破坏。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和门登的极。 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 这是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 皇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为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对于当时尚不稳固的新政权来说,一个和字,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君民和谐的未来,最迫切的期盼。 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顺治皇帝没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来,就在二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 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后,一个寒冷的冬夜。 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 几天后,引起这次火灾的六名太监被处以绞刑。 此后太和殿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是废墟一片。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残缺的紫禁城中忙于指挥各地征战、稳定统治。 十六年间,他相继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还打败了入侵的沙俄,签订了清王朝对外的惟一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 此时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这次修复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 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此时已经过去六十九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 当时,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遍书籍,结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 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据《梁九传》记载,当时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 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都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详细纪录。 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仪式正在进行。 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 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 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 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筑很多地方都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九为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 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等等。 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出现了十个走兽。 多出来的这一个叫行什,在中国所有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在这个号称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却相当简单。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宝座是惟一的主角。 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围绕着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这是皇权的象征。 从这六根金柱当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条蟠龙,蟠龙嘴里倒垂下来的宝珠又叫做“轩辕镜”。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新修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 可以说,这是此次重修中最为实用的改造。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周苏琴: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时候,考虑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构的斜廊改成砖墙了,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阔十一间的格局。 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原来这个面阔九间周围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宫大修前的勘查进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顶内部,我们也跟随他们进行了拍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的粱架。 而脊檩的彩画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时绘制的,它是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距今已经三百多年。 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在这里还拍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顶部最中心的位置,位于藻井的正上方。 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 我们在收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发现了这样一段内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 李国荣: 安放符板呢,本来是古代建筑中,风水学中很讲究的一个内容,为的是镇宅、避邪、保佑平安。 雍正(皇帝)的这几块符板呢,除了传统的道教八卦图外还增加了藏传佛教的咒语,这反映了他是诸教为我所用,来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余两个宫殿都在皇宫的内廷。 和前朝相对,紫禁城后半部分统称内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后三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子们生活的乾东西五所。 至此,紫禁城建筑的乐章从阳刚的高潮乐段进入阴柔的慢板。 乾清宫与坤宁宫和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 乾清宫,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 同为皇帝使用的宫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积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驰许多。 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 清朝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 到了清朝,这座宫殿的室内装修有了很大改变,成为中轴线上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它室内贯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 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厨房。 这种布局来源于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的居住习俗。 从坤宁宫东暖阁悬挂的这则坤宁宫铭上可以看出,坤宁宫的布置是依据入关前沈阳故宫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照搬而来的。 除了皇后,在后宫中,还有很多当朝皇帝的嫔妃,她们就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总称为东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子林: 东西六宫它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周易》阴阳哲学思想,它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 其功能呢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上反映出来。 比如说承乾宫,为什么叫承乾宫呢?就是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妃子要顺承皇帝,所以说东西六宫的建筑它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 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嫔妃的从属地位。 这是雍正皇帝命人绘制的美人图。 每一个皇帝都希望龙脉延续,子孙繁盛,从而使王朝兴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 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储秀宫是她刚入宫时的居所,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经是在她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新修缮布置过的了。 兰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征,它与寿石组合的图案寓意为宜男宜寿,所以储秀宫的隔扇大量采用了这种绘画。 也许是巧合,慈禧太后刚入宫时被封为兰贵人,不久就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 母以子贵,随着地位逐渐显赫,她的寝宫装饰也奢华起来,在储秀宫的庭院陈设中还出现了龙,这也是东西六宫中惟一的例子。 内廷中的养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惯例住进乾清宫,他表示: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实在不忍心再住进去,决定移居月华门外的养心殿,并要求将殿内略微修缮,一定要朴素。 雍正皇帝的这个决定,使紫禁城内廷的格局出现了变化。 从此,养心殿在紫禁城里越来越重要。 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 在紫禁城中,采光好坏是衡量宫殿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改善养心殿的采光,它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 雍正元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 木作》记载 “ 十月初一日 , 有谕旨 , 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 当时,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进口。 养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将皇帝的休息和办公场所合二为一。 这座宫殿的后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这里休息,若要处理政务时,只要穿过这条甬道,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来到前殿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雍正皇帝开始,到清王朝灭亡,清朝有八个皇帝把养心殿作为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 一座小小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在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露出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 这就是宁寿宫花园,人们俗称乾隆花园,它是生性潇洒喜好游历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 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尽收园内。 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 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 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花园中还有一个建筑叫“三友轩”,室内以松,竹,梅装饰, 松木刚劲而挺拔 , 腊梅 凌寒而开放 , 翠竹杆直而心虚 , 三者皆处严寒而不谢 , 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 古代文人以这三种植物比拟人品的刚直、高洁。 乾隆皇帝不仅借三友轩表现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清朝皇帝与汉族知识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种态度。 乾隆花园的修建只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来,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乾隆皇帝开始对紫禁城进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体制的改变紧密相连的。 第一个就是对乾西二所及周围区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时候的居所。 为什么他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呢?这还要从皇帝的立储制度说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确立往往伴随着激烈而血腥的宫廷斗争,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储的方式,他亲笔写下两份确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封由他随身携带。 皇帝在世时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后,两相对照无误,才能对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为秘密建储制上台的第一个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为宫,不再让其他人居住,以此强调他继承皇位的正统。 重新整修后,这个三进小院的主体建筑被重新命名,分别叫作崇敬殿、重华宫和翠云馆,习惯上统称重华宫,重华宫的名字来自汉族大臣张庭玉的提议。 重华是指远古时期圣明君主“舜”,对汉文化颇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后,周围的几座宫室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成为重华宫的附属配套设施:东边的乾西一所改为漱芳斋,室内建造了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供皇帝观赏一些小戏时使用,在院内还添加了一座大戏台。 它们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现的戏台。 即位之后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移居养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适的重华宫当作与家人、密臣欢聚的场所。 信奉藏传佛教的乾隆皇帝,还在重华宫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里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 藏传佛教从元代进入皇宫,到清代发展到顶峰。 雨花阁的修建,除了满足皇帝个人礼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联络中国边疆地区的蒙藏各部,加强民族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修建宁寿宫。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 宁寿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 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宫的级别不亚于皇帝的居所。 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 这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 宁寿宫的造价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 仅宁寿门前的这对镀金铜狮,就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 为当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宫殿,无疑是最受重视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 这其中有一个雷姓建筑设计世家。 这是他们绘制的长达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轴线大清门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地距离,数据精确到了寸。 从康熙年间开始,这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一直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工作, 他们主持修缮设计的作品中光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 这个祖孙七代的设计世家又被称作“样式雷”家族。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采用文字说明、图纸和烫样三者结合的方式。 所谓烫样,就是立体的设计模型。 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特有的产物。 现在,故宫依旧保留着当年雷氏家族制作的烫样。 烫样用硬纸板、秫秸和木头等粘贴制做而成。 模型制成之后,需要用小烙铁将细节部分烫平,故名烫样。 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为紫禁城长春宫设计的烫样,在夏季长春宫院内建有一个巨大的凉棚。 在烫样的相关部位,都有具体的文字说明和建筑尺寸。 经过一层层展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 当时的烫样主要是为给皇上御览而制作的。 皇帝的意志是决定宫殿建造最终的依据。 豪华、气派号称小紫禁城的宁寿宫完工之后,乾隆皇帝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岁时去世。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历经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缮,终于成就了今天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模样。 而在紫禁城中演绎的历史,还将波澜壮阔地延续下去。 =====================这里有详细介绍
标签: 受禅让位 前朝皇帝或权臣将皇位禅让给新君 象征着政权的和平交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